“豫南明珠”春光好,“云中公园”雾缭绕。3月27日至28日,采访团先后走进南湾湖风景区和鸡公山风景区,探索两大景区立足资源特点和游客需求不断提档升级,成为信阳文旅“窗口”的奥秘。
27日午后,多云。南湾湖碧波荡漾,茶岛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湖心。走进茶岛,采访团记者们首先被“天空之镜”吸引。镜面平台倒映着天空、远山、近水,站在上面,拍出来的照片让人仿佛漫步仙境。茗萃苑里,茶艺师手持茶具为游客们展示茶艺,身着素雅服饰的女子随着改编自《茉莉花》的编钟乐曲翩然起舞,水袖翻飞间,茶香氤氲,仿佛穿越千年。
“这不是简单的表演,是用艺术语言讲述信阳毛尖的千年传承”“以前只知道信阳毛尖好喝,今天才知道背后的文化这么深厚”……记者们不禁感慨。近年来,景区依托茶岛的茶文化背景,打造了“茶山情”“陆羽迎客”“茶艺茶舞”等沉浸式山歌茶舞演艺,将传统茶道、古典音乐与现代舞蹈相融合,获得广大游客好评。
“在信阳市构建的‘1+6+N’文旅发展体系中,南湾湖风景区成为信阳文旅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它不仅是茶旅融合的标杆,更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和文旅新业态的孵化地。”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通过“茶+露营+研学+演绎”的多元融合,推动信阳从传统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型,助力“美好生活·青春信阳”品牌走向全国。
次日清晨,采访团登上鸡公山报晓峰。晨雾未散,云海翻腾,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报晓峰下,一些摄影爱好者架起三脚架,记录下云海奇观。“这是鸡公山八大自然景观之一,八大自然景观包括佛光、云海、雾凇、雨凇、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和瀑布流泉。”“美好信阳推介官”方志新介绍。
近年来,鸡公山风景区对志气楼等老别墅进行活化利用,打造“信阳礼物”主题购物商店、微演艺沉浸式演出,在波尔登森林公园开通平汉铁路小火车,拍摄“鸡公山传奇”微短剧……随着“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的深化打造,入园的消费群体结构从原来的以老年人为主转变为“Z时代”“Y时代”和“新银发时代”。
“我退休前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机长,飞过国内外很多地方,也去过不少旅游胜地,鸡公山给我的感觉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再就是我入住的‘云雾山庄’民宿,店主人亲自下厨做饭,住宿条件好、价格也合理,比起那些商业化过度的景区,这里的服务更有人情味,让人更舒心。”在花旗楼前,77岁的北京游客田均告诉记者,他此行返回北京后,会把在信阳的经历好好讲给老战友和老朋友们听。
“老景区不缺资源,缺的是新表达。当老牌景区遇上新思维,沉淀的宝藏就会重新闪光。”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任舜丞在采访手记中写道,“信阳之行颠覆了我对老区的认知,这里的创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用当代语言重新诠释历史,激活生态资源。”他特别提到,要用多媒体形式立体展现信阳的魅力。
编后语:3月28日中午,结束在鸡公山风景区的采访,此次“行走信阳·解码文旅新势能——聚焦‘1+6+N’文旅发展体系”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也画上句号。几天来,采访团记者们目之所及,处处呈现老区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景象。
深化“旅游+”模式,有景区式高速服务区、星空露营、场景演绎、红色研学、活化老别墅等新业态;完善产业链条,有小山村实现“吃住行游购娱”整体品质提升,让游客既能品尝地道信阳菜、入住特色民宿,又能参与非遗体验、购买文创产品;强化数字营销,有更多年轻人借助短视频、直播、VR等新媒体技术,以更生动、更时尚的方式讲述信阳的山水之美、文化之韵……“山水信阳·休闲茶都”的独特魅力,正通过“1+6+N”文旅发展体系焕发新生。
文旅振兴并非简单的资源堆砌,而是以创新思维唤醒文化基因。当信阳山水之美邂逅创新之力,更多“沉睡”的资源将焕发生机,“豫风楚韵”必将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一个更具活力的“青春信阳”,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