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羊山新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压紧靠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新区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推动法治建设。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学习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在学深悟透中牢牢把握法治建设的政治方向。印发《羊山新区2024年度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坚持领导班子会议学法制度。今年以来新区党委会、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2次。组织开展新区领导干部集体学法4次,领导干部法治讲座1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单位各部门集中学习内容和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成立羊山新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单位协同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认真做好法治相关工作,确保法治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二)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法治建设工作。新区党政负责人带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对抓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抓紧抓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等提出明确要求,就法治建设工作作出批示。召开新区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会议,开展法治专项督察,将依法治区考核纳入新区“二比三评一综合”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述、考、评、督、责”衔接的闭环责任落实机制。切实做到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全面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制度,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行政诉讼败诉率同比下降14.59%。
(三)严格依法决策,规范权力运行。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将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党委会议和领导班子会议决策范围。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细化重大行政决策工作流程,着力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相结合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采用书面征求、座谈会、协商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同时,发挥外脑力量,建立新区法律顾问库,择优选聘5家律师事务所作为外聘法律顾问,全年参与合法性审查出具法律意见书25份,参加重大复杂涉法事务专题会议讨论18次。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明确把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2024年,对各类项目合作协议、涉法重大事项等开展合法性审查40次,确保决策合法合规,有效防范决策风险。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对新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严格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做到重点项目实施、社会公益事业、提案建议办理等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应公开尽公开,不断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在新区门户网站公开各类党务政务信息816条,办理线上线下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0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9件。组织辖区律师事务所选派107名专职律师兼职新区84个社区(村)基层法律顾问,实现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全年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集中业务培训4次,培训人员达300人次,有效提升执法队伍的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二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通过专项督查、日常监督检查等方式,强化对《羊山新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三年实施方案》监督检查。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执法监督检查。2024年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4次、案卷评查2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质量。
(三)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一是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切实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年受理办结行政复议案件28件,规范办理新区作为诉讼当事人行政应诉20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多元化法治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全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12件。通过党委会议研究制发司法协理员制度工作方案,推动司法协理员队伍基本建立,固定司法协理员岗位30个,划转人数29人。2024年累计处理“12345”热线承办单15447件,办结率100%。按期答复“人民网”、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各类留言421条,人民网留言办理满意率95%,同比提高9%。
(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统筹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新区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强化统筹协调。建立《营商环境攻坚思维导图》,出台《羊山新区强化基层站所作风效能建设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工作方案(试行)》和《羊山新区基层站所评议工作奖惩办法》,打通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牵头推进羊山新区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制定抽查事项清单,抽查工作计划,推动新区10个部门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累计开展部门联合抽查28次,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五)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修订《羊山新区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制订《羊山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的通知》,印发《羊山新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建立“1+24”方案体系(即一个总方案,24个行业领域子方案),紧盯消防、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贸、文娱、教育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刻吸取各类事故教训,学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累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解读15场次,覆盖重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362人,开展企业安全培训64场1118人,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开展安全宣传覆盖5.7万余人。
(六)提升政务服务。一是实现社区(村)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区共开通81个便民服务站,网上可办率达100%。二是推进“综窗改革”。实现以“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为核心内容的政务服务模式。三是建成“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受理区,配置政务服务一体机、营业执照打印机、税务发票机等自助终端。四是推进“秒报秒批”,梳理出一批简易审批事项清单,申请人可通过具体路径实现“秒报秒批”。
(七)持续推进全民普法。深入实施“八五”普法,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民法典,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各级各部门经常性开展联合普法活动,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民法典宣传月、“12·4”宪法宣传周等多个节点开展主题普法活动,主动将普法知识送进基层一线,把普法宣传具体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全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35次,在羊山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法治政府建设”专栏,定期推送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解读、法治人物故事、宪法宣传活动等内容,累计发布相关推文69篇,阅读量达2万余人次,推出“法治微课堂”系列视频12期,单期最高播放量达10万+,惠及2.5万余群众。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虽然新区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亟须改进。一是法治建设责任落实还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不够深入。二是机关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尚有欠缺,依法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意识尚有不足。三是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基层行政执法队伍人少质弱,普遍存在专职执法人员少、执法水平低等问题,高素质、专业化的法治人才短缺,难以满足法治建设的需要。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安排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区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备案、清理等各项制度,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合规。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的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执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加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各机制之间的衔接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水平。
(五)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羊山新区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特此报告。
202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