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3年专题内容 > 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市直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信阳市信访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03-31 来源:

  2024年,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以全面推进信访法治化开局之年为契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面推进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走深走实,进一步推动我市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进程。市信访局在2024年度全省信访工作目标考核中持续保持领先,受到《中共信阳市委办公室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4年度信阳市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单位情况的通报》通报表扬。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信访法治化建设。

  全市信访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树牢法治意识,强化法治观念,将信访法治化贯穿融入到市1335工作布局各项工作中。

  一是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由市委社工部部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志恒任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任组员,积极履行法治建设责任人的责任,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列入党组日程,进入重点任务清单。

  二是将法治政府建设将法治建设纳入局年度工作计划,结合信访工作实际制定《信阳市信访局2024年法治建设任务清单》,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定期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部署法治工作,推动解决法治建设难题难点,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2024年局党组召开法治政府建设相关会议 2 次,召开局长办公会议或专题议事会议 6 次。

  三是局主要领导带头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第一议题”重要内容,作为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的重要内容。同时,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党纪学习教育贯通起来,围绕“六大纪律”,组织开展1期读书班,3次集体学习研讨,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班子成员带头交流发言,为各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做好示范引领。

  四是坚持依法处理信访事项,制定并印发《信阳市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实施细则》,聘请专职律师常驻市信访大厅参与日常来访接待处访,为市级党政领导接访处访提供法律咨询,市信访局干部职工法治化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强化领导责任,加强法治建设。一是突出领导责任。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市委社工部部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戴志恒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工作专班。局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法治建设和信访工作,将法治建设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信访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任务按照要求推进有力。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将法治理念融入信访工作当中,将该项工作与信访日常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落实,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定制度,全力做好后勤和资金保障工作。按照《2024年信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结合信访工作实际制定了《信阳市信访局2024年法治建设任务清单》,并明确各级职能部门依照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和本领域“导引图”,分解了目标任务,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全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三是及时研究部署。局主要负责人先后4次利用党组扩大会、局长办公会、局党组中心组学习等时机组织全局干部分层级学习讨论《2024年信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省信访局关于落实信访法治化的十条措施,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并结合信访工作实际制定《信阳市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实施细则》。

  (二)加强源头治理,预防化解矛盾。一是深入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基层和源头,整合村(居)法律顾问、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织密纠纷排查网格,及时调处矛盾纠纷,消除风险隐患。2024年,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1.4%,国家信访局登记信访事项同比下降6.3%。二是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强化访调对接、完善诉调对接、深化警调对接,推动专业调解机构入驻市、县、乡接访场所,“两代表一委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调解力量全程跟进矛盾问题调处。持续放大乡村“五老四员”和各类“枫桥经验”信阳实践版示范带动效应,引导群众的问题由群众解决。持续深化信访和“12345”政务热线双向协作,全年移送政务热线投诉案件56批次134件,全部办结满意。三是全力推动信访问题依法解决。围绕“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力争案结事了、息诉罢访。落实县级以上领导包案,疑难复杂问题由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或市级领导提级包案,台账动态管理。中央联席办督办我市受理办理不规范信访事项651件,已全部上报化解。集中治理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劳动和社会保障、农村农业等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市信访联席办综合协调,统筹调度,指导各地各相关部门开展化解攻坚。省交办我市594件信访事项,全部按时化解。四是坚持依法规范信访秩序。进一步细化实化市行政中心区域聚集访处置工作,完善具体导则,维护好正常办公秩序。开展赴京访专项治理,依法处置缠访、闹访等违法信访行为,维护法律权威。积极配合政法机关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236人次,持续营造依法理性信访氛围。五是用好“三项建议”。着力推动信访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干部监督等贯通衔接,2024年,共下发改进工作、完善政策、追究责任建议函292件,推动树立正确导向。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定期对群众反映强烈、反复信访的热点难点问题综合分析研判,移交问题线索92件,有效推动信访问题化解。

  (三)加强学习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开展《信访工作条例》暨信访工作法治化宣传活动,采取主流媒体宣传、集中宣讲、一线讲解等形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推动把条例和信访工作法治化作为党性教育内容,纳入各级干部教学培训。一是领导示范带动。3月16日,3月22日,市委社工部部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戴志恒作分别给市委党校全市政法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员和平桥区政法系统干部学员作信访工作法治化专题辅导报告。局班子成员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学习强国平台等,学习各类法律知识;全局在职在编41人,都能积极参加信阳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两次考试,全部成绩合格;10月份,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加信阳市普法教育进机关答题活动。二是纳入培训内容。将信访工作法治化纳入全市信访干部培训重要内容,组织信访系统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7 月26 日至 28日市信访局举办全市信访工作法治化培训班,全市信访干部150余人参加,2024年市、县两级信访和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各类培训30余次,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信访干部队伍的依法办事能力。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信访工作条例》、信访法治化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和宣传力度。开展信访法治化宣传“进广场、进社区、进小区”活动,制作了宣传、展板手册,充分利用市、县信访大厅,发放《信访工作条例》口袋书10000余本,发放《信访工作条例》问答,《信访工作条例》解读等5000余册,群众对《信访工作条例》知晓率大幅提升,干部群众信访法治化意识逐渐增强,全市信访形势平稳向好。

  2024年,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9.7%,其中重复信访同比下降16.5%,国家信访局登记信访事项同比下降8.57%,圆满完成全国全省“两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信访稳定任务,全市信访秩序良好,没有发生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涉访事件,信访工作综合质效稳居全省前列。

  三、法治建设存在不足

  2024年,当前,我们在法治建设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单位的工作要求相比仍然有差距,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

  (一)信访工作法治化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信访业务规范化建设还需持续加强,来信、走访、网上投诉事项受理办理程序深度整合不够,信访事项还存在多头重复转交督办现象。信访工作法治化制度机制还不健全,信访事项登记、受理、告知单据、分流转办等运转还不够高效有序。

  (二)依法推动问题解决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在推动职能部门依法解决问题还有不足,对符合依法分类处理要求的事项,没有及时导入相应程序,依法分类还需加强,对通过信访程序处理的,有的依法办理质效不高。信访工作合力不够紧密,信访风险隐患和重点信访事项会商研判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法治宣传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不够常态长效,宣传形式较为单一,群众参与度不高,宣传效果有限。法治宣传教育还需强化,信访秩序还需进一步维护。抓干部队伍法治学习还需加强,学习时紧时松,没有树立常学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还需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及时了解掌握各地各部门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进程和状态,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持续加强信访业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全流程、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加强《信访工作条例》、信访工作法治化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信访干部队伍的依法办事能力。加强法治宣传,做好对信访群众的普法教育宣传宣讲,大力规范群众信访行为。

  二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依托全省智慧信访项目,用好“一地一码”,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好、落实好县区领导干部接访常态化、长效化、实效化,最大限度吸附化解信访矛盾。持续发挥“12345”政务热线、网信、信访三个渠道作用,深度融合,协同发力,解决群众诉求多头重复交办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整合矛盾纠纷和信访处理力量、资源、平台,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把信访接待、调解、行政办理、诉讼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等有机融入综治中心,实现矛盾纠纷、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三是分类化解信访突出问题。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健全市县党委政府专题研究部署信访工作机制,研究重点信访突出问题,主动包保化解疑难信访积案。对城乡建设、劳动社保、农业农村、涉法涉诉、金融等重点领域,涉及的问题楼盘、“双拖欠”、征迁安置、法院判决等突出问题,加强统筹、分批分类、逐案化解。对“双拖欠”等固定时间节点的信访问题,前瞻谋划部署,前置资源力量,及时化解问题波峰;对问题楼盘等重点领域的信访问题,实行“一案一策”,市县相关领导带头包案,坚持“点办理”和“批处理”相结合,有效遏制信访多发态势;对农业农村领域等省委部署的专项治理问题,推动涉及行业部门共同组建专班,确保“一领域一专班”,从政策层面批量化解问题。建立健全信访件办理时限提醒机制,对久诉不办,虚假、敷衍办理等情况进行重点督办,督促整改。

  四是持续推动信访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工作大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把信访工作作为党的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信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认真落实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信访局的有关要求,做好请示报告、工作汇报、日常沟通等,主动加强业务联系,积极参与重大任务和重要活动。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矛盾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整合资源力量,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实现同向用力、同频共振。

  2025年市信访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法治政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2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