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和《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工作规定》,现将信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2024年,信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社厅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推进法治人社建设,着力提升法治效能,法治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的成效和举措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全年组织局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4次,局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人社建设进行专题研讨。制定了年度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开展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的学习,10-11月份,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局领导对机关干部作专题辅导。2024年开展法治讲座2次,进一步提升干部法治素养。
(二)持续加强法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局党组书记、局长切实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听取法治人社建设情况,并在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工作会上研究解决依法行政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局法制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和精准普法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确保法治工作高质量完成。
(三)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1.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大力推动“一件事一次办”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积极牵头推动落实“退休一件事”、“工亡一件事”、“员工录用一件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主动配合市卫健委推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高效推动社保自助服务,实现了全市窗口社会保障自助服务一体机覆盖率为100%,坚持推行周六延时服务,“帮办代办”服务,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我局依托11家合作银行在全市布设了106个人社便民服务合作网点,将高频服务事项纳入服务合作网点,方便群众就近高效办理人社业务。
2.不断优化法治化人社营商环境。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落实相关举措。开展了梳理与促进投资,保护企业投资合法权益不相适应的规定专项清理行动。通过“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招聘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苏信合作专场”等各种招聘会,搭建好企业用工服务平台,强化服务,精准对接,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全面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自助机等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同时通过信阳市企业码服务平台推送、上门服务等方式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同时,我局我局还不断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持续开展“万名学子回归”工程招才引智工作,发布《信阳市2024年度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指导目录》,今年以来,我市在省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官方平台注册用人单位899家,发布岗位需求2149个、引进人才18398人(其中领军人才1人、博士后16人、博士28人)。2024年,十多篇典型做法被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周报》刊登。
(四)强化依法治理,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多年来,我局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人社工作始终,作为履职尽责,推进法治建设的基本方式不动摇。依法行政工作连续14年被市政府表彰为依法行政优秀单位。
1.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新修订的《河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制定规范性文件,严控发文程序,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坚持从源头把关,疑似规范性文件实行预审制,规范性文件必备案。2024年,经上级抽取发文目录,我局均无疑似规范性文件。
2.强化依法决策机制。始终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决策,确保决策内容合法合规。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暂行条例》《河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信阳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有关规定。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依法辅政”积极作用。2024年,法律顾问积极参加疑难案件研讨,对发生的法律事件提供相关法律咨询。
3.持续提升监管效能。12月份,我局对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民办培训等机构,执行不定时工作制企业等机构组织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专项抽查,检查结果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公布,进一步规范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2024年,我局向市信用办报送了行政许可公示信息68条,全部通过信阳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双公示)推送至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信用中国网站查询公示。12月份,印发了《关于2024年度全市人社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情况的通报》,在指出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通过执法案卷反映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县区人社局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对照案卷评查标准,扎实整改,切实防范因执法不当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风险。
4.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印发了《信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精准普法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对拖欠工资、养老保险、社保卡业务、福利补贴、退休人员待遇、失业保险金申领、工伤认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社保资格认证、退休手续办理、社保征缴等问题进行精准普法。通过实施精准普法,切实解决普法工作中存在对象识别“不精准”、学习内容“一刀切”、成效评估“不精细”等问题。启动了“社保服务进万家”大型宣传活动,通过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实行面对面答疑,点对点纾困,大力宣传人社政策。在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期间和各个重要节点,组织15个宣传小分队前往社区、园区、企业、工地进行了154场次集中宣讲,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 13500份,悬挂宣传条幅533条,制作宣传板96块,印制《农民工维权宣传手册》3000份,发放《致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9500份,同时通过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形式开展同步宣传,切实增强了用人单位遵纪守法意识,积极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6月份,更新了位于滨河北路的人社普法宣传阵地宣传内容,着重宣传《社会保险经办条例》。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日前后,我局利用短信微信公众号、大屏幕滚动宣传、诵读宪法、宪法知识竞赛等活动,有力宣传了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力营造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
5.扎实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一是加强行政争议案件办理。2024年,我局共应诉3起行政诉讼案件,产生4件行政复议案件,尊重法院判决和复议决定,矛盾争议得到有效化解。我局扎实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二是认真落实“双下降”要求。2024年,我局通过在送达决定书同时进行“以案释法”,有效减少了行政诉讼发案量,通过案卷评查、岗位练兵等活动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有效减少了行政诉讼败诉率。三是积极提升调解仲裁效能。通过实行“繁简分流机制”“调裁分离模式”,开通“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巩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仲裁效能。全市各级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各类案件 3750件,涉案金额7776.08万元,调解成功率达到91.4%,法定时效结案率、线上办案率均达到100%。四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2024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目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立案查处案件31件、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6件,受理网上投诉问题线索5983件,为1765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034.6万元,做到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动态清零。全市没有发生重大欠薪案件,也没有发生因讨薪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
6.深入践行服务型行政执法。指导县区推进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全过程,认真落实“四项清单”制度,践行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落实“不予处罚事项”“从轻处罚事项”“减轻处罚事项”,积极构建“预防为主、罚过相当、事后回访”等执法模式。10月份,某通讯公司与其37名员工薪酬纠纷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我局及时联系用人单位详细了解情况,向用人单位讲法释法,最终员工薪酬问题得到圆满化解,既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也帮助企业也避免了法律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7.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按照“应公开、尽公开”要求,及时、准确、全面推进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的公开。全年通过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339条。在新闻动态信息公开方面,全年主动公开工作动态类信息69条,公示公告145条;在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方面,全年公开“双公示”信息68条;在财政信息公开方面,在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部门决算和部门预算情况。2024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件,在法定时限内办结。在回应群众关切方面,我局坚持把网民留言办理作为服务群众、回应关切、宣传政策的重要途径,全年办理局长信箱网民留言328件。
8.持续开展信用建设。2024年,市本级、各县区人社部门对全市314家用人单位开展了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依据评审结果,按照评价程序,最终评定A级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用人单位70家,B级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用人单位226家,C级失信用人单位18家。通过诚信等级评价,使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得到宣传,加强了信用监管,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守法诚信意识,促进企业合规运营。
9.注重执法队伍建设。2024年,结合机构改革,我局对执法人员进行了全面梳理,局系统执法人员47人,基本满足执法需求。2024年,我局执法人员全部通过执法人员年审考试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执法人员全员参加法治讲座,提升法治素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2024年,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法治理论深层次学习不够深入。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设与人社具体业务有机结合的密切度仍需提升,学习成果与工作成果的转化仍需加强。二是法治政府多元化建设不够全面。法治政府建设涉及面广,人社业务多涉及民生切身利益,面对社会进步出现的人社新问题,新业态、群众新诉求,人社法治保障仍需全面加强,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三是普法宣传精准化与常态化结合不够紧密。人社政策与时俱进更新较快,虽然我们开展了各种普法宣传,目前,企业和群众的人社法律法规政策知晓度仍有提升空间,宣传渠道、精准普法、常态化普法仍需要加强,尤其是互动式宣传需要加强。四是政务服务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不够优化。主要在对标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上,解放思想,守正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2025年度工作谋划
(一)坚持强化思想武装。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推进法治人社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履行,严格落实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深入提升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全年举办1-2期依法行政培训班(讲座)。
(二)提高依法治理水平。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双随机 一公开”“互联网+监管”、服务型执法、“双下降”、规范性文件管理、国家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学法、依法决策、案卷评查执法监督、矛盾纠纷化解、府院联动、政务公开、信用建设、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等各项工作制度,持续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做好“八五”普法规划收尾工作。2025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要持续开展精准普法、常态化普法,圆满完成“八五”普法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行多渠道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政策,持续提高人社法律法规政策知晓度。
(四)提高人社服务水平。持续落实“放管服效”改革各项措施,扎实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守正创新积极推进法治化人社营商环境建设。
2025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