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信阳要闻

农民评职称,“评”出干劲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5-03-19 来源:信阳日报

  为新型职业农民评职称,我市于2023年就已启动。仅去年,就有3位职业农民获评高级职称、23人获评中级职称。

  种地也能种出“名堂”,无疑是对农业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礼赞。作为农业大市,去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264万亩,总产量超116亿斤,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位居全省第一。而我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每一步跨越,背后都需要人才根系向沃土深处延伸。

  让农民也能评职称,不仅打破了人们对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让“田秀才”“土专家”与教授学者共享人才认定同等标尺,增进农民的身份认同与社会认同,推动农民职业化,更有助于农业人才流动起来、活跃起来,打破乡土人才晋升的“天花板”,“评”出干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有力的支撑。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农事”早已远超我们想象。其中,一个鲜明的变化就是种田方式之变。当下的农业发展,要求农业从业者不仅要会种田,还要懂市场、会营销、能直播,更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用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产业图谱。种田场景之变、市场环境之变、科技发展之变,迫切需要高素质、技能型、综合型农民脱颖而出,以有效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归结到底,田埂上缺复合型人才!

  让带着泥土味的农民成功“转正”,让身怀技能、心有梦想的职业农民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我们已经迈出了乡土人才培育的重要一步。但在为之鼓劲叫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农民职称评定更要打破原有职称评定制约的瓶颈,不受学历、论文、资历的限制,而要更讲究实践、创新、贡献,用本领说话,以产量权衡,凭实力评价,把那些技高一筹、身怀绝技的田间人才“捞”出来,让那些学历虽低,但本事大、有能耐、会务农的“田秀才”也有公平的晋升之道。

  如此,才能让农民成为有奔头的职业,让田野充满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