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社会福利 > 儿童信息

信阳市教育体育局 2024年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情况报告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24-12-31 来源:市教育体育局

2024年,信阳市教育体育局认真履行学校安全教育和未成年人保护主体责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坚决守住校园安全这个底线,坚持“2339”工作法,用心用情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抓早部署推进。鉴于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坚持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4月26日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水利局等部门召开全市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会议,并印发《信阳市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内容,细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7月19日,召开全市暑期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调度会议,会议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对当前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于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防溺办通报全市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开展情况,相关县区分别汇报本县区今年以来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开展情况。市教体局、市水利局和市民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对暑期本系统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二、抓细安全教育。按照“教育在先、预防为主”的原则,统筹推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宣传教育全覆盖。组织师生开展防溺亡安全警示教育、防溺亡宣誓和签名活动,紧盯每天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特别是双休日、假期放学前最后5分钟,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醒。暑假期间,充分利用短视频、微信等新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防溺亡宣传工作,提升公众知晓率、参与率和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发挥村(社区)两委人员、网格员、辅警人熟优势,开展入户宣传教育,号召广大村民积极参与防溺水工作,织牢织密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网,营造全民参与、全民防溺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全市教体系统组织宣传教育活动3000多场次,受益师生及家长100多万人次。

三、抓好家校互动。加强家庭教育、落实校外学生安全管理,查缺补漏、落实《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信》的发放、回收存档工作。定期对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家长监管不到位的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暑假期间,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等重点群体,做到不漏一人、不落一户,家长在外地的通话联系。班主任老师在家长群每周至少提醒一次,没有回复的电话联系,提醒家长切实担负起监护责任,增强安全意识,及时掌握孩子外出行踪,确保“人人有监护、安全有保障”。2024年,全市发放《预防溺水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100多万份,走访重点学生5000多人次,发送防溺安全提醒10万余条。

四、抓新方式方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调研校园安全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开展防溺亡试点培训,鼓励每个县区分别在城区和乡镇选择一所符合条件的学校开设游泳课程。同时,在每月“全市安全日”应急演练中突出“防溺亡”主题,让学生亲自参与互动,真切体验感悟,切实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此外,全市各学校法治副校长将“防溺亡”作为工作重点,除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防溺亡安全宣传教育外,法治副校长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协调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综治、民政等职能部门,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流动人口携带子女等监护不足或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进行全面梳理摸排,动态掌握现状,精准走访帮扶;协助配合开展各类山塘水库、河道溪流等危险水域巡查,做好隐患排查、巡逻劝阻、安全提醒等工作。2024年,全市法治副校长开展宣教走访3000多场次,受益师生及家长160万余人次。

五、抓实工作责任。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安局、市水利局、市民政局、市教体局等部门组成9个市级工作组,于5月至10月溺亡多发期分赴各县区开展实地暗访,各工作组对学校、水边等重点部位和留守儿童、特困家庭儿童等重点群体开展“清单式、常态化”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反馈交办、跟踪落实,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暑假期间,加大暗访调研频次,市防溺办9个暗访组每个月至少进行两次暗访调研,暗访调研组与所负责县区同责,共同抓好问题整改和推进落实,并适时开展“回头看”。秋季开学后,又集中开展了一轮为期三天的全面暗访,每个县区至少暗访3所学校、1个街道办、2个乡镇(每个乡镇2个村)。暗访过程中,每天18:00前在微信工作群汇报情况。市委政法委派出暗访组随机暗访各组工作情况和各地工作实情。对工作责任不落实、管理措施不到位、重点水域漏管失控等导致发生学生溺亡事故的,按照《信阳市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信阳市未成年人溺亡事故责任追究办法》等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

 

                                    2024年12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