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公报 > 2024年 > 2024年 第6期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 引 号 Q0001-01-2024-00012 成文日期 2024年05月20日
发文机关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05日
标  题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阳市实施物流拉动打造枢纽经济优势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信政办〔2024〕24号 时  效 有效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信阳市实施物流拉动打造枢纽经济
优势工作方案的通知

信政办〔2024〕2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

信阳市实施物流拉动打造枢纽经济优势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520日      


信阳市实施物流拉动打造枢纽经济优势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加快实施物流拉动打造枢纽经济优势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豫政办〔2023〕73号)精神,扎实推动信阳市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为目标,抓好物流拉动、交通体系建设、产业发展、平台支撑、消费扩能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枢纽经济提质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定位

立足交通和物流枢纽优势,挖掘产业和市场潜力,重点发展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商贸服务等枢纽经济,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枢纽经济发展格局。

完善枢纽经济布局。以枢纽+通道+网络交通物流运行系统为支撑,加快交通体系、物流枢纽与区域、城市、产业的互动融合,推动枢纽经济一体化布局。构建“1+2+N”的多层级区域枢纽总体布局。“1”是指推动中心城区重点打造成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2”是指推动淮滨、潢川打造省级区域物流枢纽;“N”是指推动固始、光山、罗山等县域打造区域性枢纽节点,强化对信阳综合枢纽的支撑。

建设豫东南农产品集散基地。依托经开区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功能,开展农产品冷链公铁干线运输组织,以信阳枢纽为中心,面向周边300公里左右的区域进行货物集散分拨,打造豫东南最大的区域农产品集散中心。

建设豫东南区域消费中心。构建“1+5+N”大文旅发展格局,发挥文旅消费潜力。积极创建国家级消费帮扶产地示范区,持续打造消费品牌,建设新型应用场景,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将信阳打造成豫东南区域消费中心。

建设河南省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依托物流枢纽和港口建设,发挥淮滨、潢川、息县、固始等公铁水一体化优势,加强航道建设,优化运输结构,引聚港口偏好型产业,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河南省多式联运示范基地。

(三)主要目标

2025年,全市枢纽经济发展成效凸显,空港、水港、陆港枢纽经济区实现高效联动,物流、商流、信息流融通汇聚,交通区位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成效显著,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实现融合发展,具有信阳特色发展路径的枢纽经济体系初步构建。综合交通线网规模达到31000公里以上,明港机场货邮吞吐量达1500吨,信阳港吞吐量达到2500万吨,综合客货运枢纽(含物流园区)达到9个。社会物流总额突破1万亿元,物流行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全市快递业务量达到3800万件,快递业务收入达到4.5亿元,全市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达到2个。培育打造绿色食品、绿色建造、时尚家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5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枢纽偏好型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区域枢纽带动能力强,中心城区消费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多层级区域枢纽主要承载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比重达到70%左右。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物流体系构建

1. 加快物流枢纽建设

1完善功能建设。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地建设,加快推动信阳经开区、潢川、息县、淮滨、固始等区域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推进淮滨、息县、固始临港水陆联运枢纽建设。持续构建全市更加完善的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物流等绿色现代物流体系。依托信阳市丰富的农业优势,整合分散的农产品物流资源,发挥经开区金牛片区农产品商贸物流区、冷链物流区等功能区集聚优势,打造豫东南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基地,开工建设信阳裕农农产品畜禽加工分拨中心项目依托潢川片区铁路专用线资源和周边县区丰富的物资资源,发挥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潢川开发区大别山铁路货运综合物流园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信阳经开区、潢川开发

2增强服务能力依托全市综合交通枢纽和产业基础,科学布局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挖掘航空、铁路、水运发展潜力,加快推进明港机场陆空联运、信阳铁路枢纽和物流基地、大别山(潢川)联通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淮滨县公铁水一体化淮河淮滨港建设。完善机场、港口、铁路等枢纽集疏运体系,支持有条件的物流园区推进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落实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推动城市更新物流配送车辆纯电动化支持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逆向物流等模式创新进一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探索建立推动枢纽经济发展的全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一站式商贸流通综合信息服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铁路民用航空事业发展中心、市港务中心

3加强区域协同。充分发挥信阳区位和交通优势,提升对外联接能力、对内信息共享能力和资源统筹能力,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和苏信合作战略机遇,探索设施共建、业务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协同开展园区合作、物流互通、江河海联运等业务,逐步形成连接省内外主要经济区域、重要物流节点的物流通道网络。与郑州、洛阳、商丘、南阳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对接,实现功能协同、优势互补,加快融入全国物流枢纽网络和国际物流供应链,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

2. 完善物流配送服务

1推动制造业物流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提升物流服务区中园功能,加快建设高新区、潢开区、光山县、固始县、息县等县区重大产业物流配套项目。围绕制造业开发区,发挥物流枢纽等资源要素组织功能,加大各类配套企业引进和培育,鼓励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合作,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定制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逆向物流等解决方案,探索联合采购、共享仓储等创新模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

2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程,再建设一批包含产地预冷库、区域冷库、流通中转冷库、分拨配送库、零售网点冷柜到消费终端冷藏自提柜的全程冷链设施,到2025年,力争全市冷库库容达到100万立方米。实施一批冷链物流重点项目,支持大型农批市场、农贸市场企业投资冷链物流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

3积极发展国际物流。明港机场与郑州、武汉等国际机场合作,开辟国际航空货运服务业务补齐国际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完善集装箱作业设施设备。依托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打造保税物流中心(B型)。依托潢川站铁路货场,与国际物流枢纽开展业务合作,积极与物流综合服务企业多式联运合作积极融入中欧班列。2025年,力争进出口额突破60亿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信阳海关、市铁路民用航空事业发展中心、市港务中心、市发展改革委

3. 培育物流市场主体发展

1加大龙头企业引育力度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信设立区域性和功能性总部,或建立区域分拨中心等。加快推进豫南物流园(汇达物流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强对顺丰、京东等品牌快递企业在信阳设区域分拨中心建设力度,打造豫东南邮政快递枢纽。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邮政管理局、市营商环境中心

 2加强本土企业培育力度。鼓励本土现有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兼并控股等方式发展壮大,通过完善政策保障、强化上市培育、打造服务品牌等方式,培育3家左右特色标杆型、新兴成长型物流豫军企业。对新设立的全国物流50强和货运代理物流100强企业区域总部,新晋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5A级物流企业以及物流“豫军”企业,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奖励资金。对新设立的境外知名物流企业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积极申报中央和省资金补助。以现有国有物流企业资产进行整合,组建新的龙头骨干企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

(二)完善枢纽运输网络

1. 构建发达高效的快速网。加快布局两纵一横快速铁路网,重点实施京九高铁、开工建设南信合高铁、京港高铁阜阳至黄冈段、规划研究濮潢高铁。实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加快推进沿大别山高速明鸡段、鸡商段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谋划建设信阳市西南高速环线,与京港澳、沪陕高速串联成环,形成我市完善的绕城高速环线。加快实施干线公路畅通畅联工程,加快建设G230线新县县城至豫鄂省界段改建工程、S536线盛湾公园至光新交界段改建工程等项目,谋划推进G312豫皖省界至罗山东铺段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铁路民用航空事业发展中心

2. 重点突出的优势网。以大型物流园区、港口为重点,实施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工程,逐步推进淮滨县淮上交通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潢川黄国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铁路专用线建设。拓展航空服务范围,提升机场保障能力,积极推进明港机场临时口岸开放,推进潢川机场、商城通用机场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助力河南民航机场强枢增支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内河航运通江达海工程,围绕全市一干六支航道网布局,完善内河航运体系,加快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建设,培育集装箱航线,加快探索发展近洋直达航线和远洋支线航线。加快推进淮河淮滨至三河尖航道提升工程(固始境)、淮河淮滨至息县航运工程息县段项目建设,加快固始港扩容提质,持续推进潢川港区花埠作业区、固始港区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提升港口辐射能级。到2025年,内河航运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铁路民用航空事业发展中心、市港务中心

3. 构建智能运输组织平台。依托市交通部门交通运输综合平台,探索成立全市智能运输组织平台,弥补全市运输组织缺失短板,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能耗,促进物流畅通。争取2024年智能运输组织平台搭建成功,2025年基本覆盖全市重点物流企业。推进明港机场智能化建设,探索货物全流程跟踪与可视化监管模式;建设中豫港通智慧化港口试点项目,强化淮滨港5G+智慧港口信息化平台应用,打造集码头、物流、水铁联运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5G物流集疏运中心。(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铁路民用航空事业发展中心

(三)壮大枢纽产业集群

1. 培育高铁偏好型产业。以信阳东高铁CAZ片区为磁力引擎,集聚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积极发展科技服务、咨询服务、检验检测等产业,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推进高铁站建设快件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探索利用高速铁路开展高铁货运,重点发展高铁+高速门到门公铁联运快件物流,实现公路、铁路等快件运输紧密衔接,构建联通省内外的高效快递物流网络。加快信阳CAZ双创产业园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铁路民用航空事业发展中心、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

2. 壮大港口偏好型产业。推进信阳港口扩容增效和智能化改造,提升枢纽服务效率,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多式联运发展,聚焦港口主业,发展壮大港口偏好型产业。充分发挥淮滨、固始、息县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功能,重点培育船舶管理、代理服务、货运服务、船员劳务等产业,推进大宗商品、食品加工、钢铁深加工、船舶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家居等临港偏好型产业向港口集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港务中心、市工业和信息化

3. 发展陆港偏好型产业。发挥经开区、潢川县、息县陆港枢纽优势,加快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加快浉河区信阳菜数智产业园、息县酸辣粉产业园等建设;加快羊山新区、高新区等枢纽传统建材产业向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和绿色家装转型升级,打造未来人居产业示范城;加快淮滨县、息县、固始县等区域枢纽时尚纺织产业品牌化、系列化发展,引进阳光集团、浙江万都、大江纺织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

(四)布局枢纽承载平台

1.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通信运营商升级信阳市信息枢纽节点,建设跨区域高速直连网络,提升网络通信供给能力。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重点推进信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建设。拓展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市通信管理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2. 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一级节点应用推广,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骨干企业建设行业二级节点,建设智慧产业链供应链。积极推进智慧工业平台研发建设,集规上企业运行监测、政策精准对接、智慧金服、企业维权等功能为一体,推动制造业资源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谋划建设信阳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支持,促进企业转型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

3. 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基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新业态,成立网络销售平台公司,与各大电商头部平台公司对接。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发展垂直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推动全市农产品品牌创建,扩宽销售渠道,带动跨境电商业务发展。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数字物流平台转变。探索建立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和服务规则,推动多式联运物流大平台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五)打造多级消费中心

1. 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推动信阳市建设鄂豫皖省际区域消费中心,加快提升中心城区消费能级,积极创建国家级消费帮扶产地示范区,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实施万达、胜利路、天润等商业街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打造羊山里”“浉河烟火市集、楚韵中山铺”“博客小街等沉浸式、体验式新消费场景,大力发展夜间消费,构建时尚商圈。建好信阳大别山青创中心电商小镇,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引导培育新型线上消费,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做强做优信阳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实施信阳菜产业发展培优工程,打造信阳小馆快餐连锁品牌,提升食尚信阳品牌影响力,到2025实现培育80家以上信阳菜大师工作室、500家以上信阳菜品牌示范店、5000家以上信阳菜风味小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信阳菜专班

2. 提升文旅休闲消费。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围绕构筑“1+6+N”文旅融合发展体系,着力打造美好生活 青春信阳文旅品牌,全力擦亮信阳文旅名片。实施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工程,串珠成链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打造大别山北麓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带一廊旅游公路主骨架,基本实现全市5A级景区高速公路全覆盖、4A级以上景区二级公路全覆盖。加强红色基因库建设,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信阳段)项目,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传承区。加快建设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推进红色大别一号公路辅道步道建设,发挥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中国山地马拉松赛等户外体育赛事的带动效应。突出红旅融合、茶旅融合、交旅融合,加快推进百家主题民宿、百家星级茶庄园、百家露营基地三个一百项目建设,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挖掘城市文化元素,高水平办好信阳茶文化节和中原根亲文化节,扩大节会品牌影响力。创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2025年前争创一家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市、区)。(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

3. 创新消费供给。依托信阳市中心城区现有商圈、商业街区,积极发展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和智慧餐厅,创新消费互动链接方式,丰富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消费场景。发展消费新业态。积极培育年轻人喜爱的文化体验、体育运动、剧本娱乐、“5G+元宇宙”等业态,加快建设一批体验店、文创集市等消费载体,推动4K直播、AI、智能导购、VR/AR 体验等在消费场景的渗透和应用,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直播活动。培育夜经济。开发城市夜游餐饮精品路线,着力打造“信阳八点半·美好夜相伴”夜间经济品牌,打造一批文体商旅深度融合的夜间消费集聚区、举办一批夜间消费品牌活动、再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品质夜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体系。到2025年,全市新创2个以上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争创1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

4. 加强生态经济示范。立足信阳生态优势,抢抓“双碳”机遇,积极推行绿色交邮合作,运营绿色物流配送线路,实现枢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依托杭萧钢构、中亿丰集团,培育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建设绿色建筑“好房子”展示中心;以万华无醛生态板、司空新家装、小米智慧家居为重点,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传统家装产业向绿色化转型。构建绿色生态安全的农业体系,鼓励发展集约农业,“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从土地到餐桌”的食品全产业链生态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实施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推动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研究重大问题、协调解决枢纽经济发展重大问题。

(二)夯实部门责任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贯彻落实,密切协作配合。各县区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细化政策措施,加强对重点枢纽经济企业的服务监管。

(三)建立评价机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枢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探索编制发布枢纽经济发展指数,制定枢纽经济评价办法,定期对责任单位计划实施情况和各地年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重大情况及时向政府报告。

 

附件:信阳市枢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信阳市枢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序号

类别

指标

2025年目标

1

交通能级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992

2

高速(含城际)铁路营运里程(公里)

211

3

内河高等级通航里程(公里)

126

4

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速(%

15

5

物流体系

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万亿元)

1

6

社会物流总费用GDP的比值(%

13

7

社会物流总收入(亿元)

500

8

3A级以上物流企业数量(个)

1

9

机场货邮吞吐量(万吨)

0.15

10

港口货运吞吐量(万吨)

2500

11

枢纽产业

枢纽偏好型产业规模(亿元)

1300

12

枢纽经济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100

13

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亿元)

100

14

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

60

15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额(亿元)

415

16

平台经济

引进国内外优势平台企业数量(家)

1

17

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本土平台企业数量(家)

2

18

品牌消费集聚区数量(个)

10

1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6

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300

21

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速(%

15

22

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速(%

20


    文字解读:《信阳市实施物流拉动打造枢纽经济优势工作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