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3年专题内容 > 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 重大行政决策 > 制度公开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10-08-03 来源:信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信阳市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信阳市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信阳市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决策行为,强化决策责任,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决策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及省政府《关于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信阳市人民政府及县、区人民政府作出重大行政事项决策(以下简称政府重大决策),适用本规定。

  需经上级政府批准或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的重大行政事项,按程序报上级政府批准或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

  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市级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及其他有关单位的重大决策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前条所指政府重大决策包括以下事项:

  (一)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

  (二)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制定改革的重大政策措施;

  (三)编制财政预决算、重大财政资金安排;

  (四)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规划;

  (五)环境功能区划和自然保护区域的确定,对影响环境安全和危及人身安全的特定物品或动物采取的禁止或限制性措施;

  (六)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与调整、需长期采取的重大交通管制措施;

  (七)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重大事项;

  (八)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或调整,产业区域布局的规划或调整;

  (九)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措施;

  (十)土地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重大措施;

  (十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的定价和调价;

  (十二)其他关系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需由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

  政府重大决策的具体范围和量化标准,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的办公室根据本级政府的管理权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拟订,报本级政府全体会议或者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四条政府行政首长和分管领导对一般行政事项决策,可以不通过政府全体会议、政府常务会议议决程序。但应当按照科学、效率、合法、公平原则,参照本规定有关要求,择优决策,其决策内容应当向其他有关政府领导通报。

  人事任免、行政问责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五条政府重大决策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科学决策原则。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方式,做到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使决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二)民主决策原则。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做到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体现和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依法决策原则。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第六条政府重大决策应当兼顾公民个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七条政府重大决策应当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媒体等方式依法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除外。

  第二章决策形式

  第八条政府重大决策应当经过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替代会议议决。需提交政府全体会议决定的,按政府全体会议工作规则的要求进行。

  经政府全体会议或者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由行政首长或其办公会议、行政首长委托的分管领导对重大行政事项作出决策的,应当事后向政府全体会议或政府常务会议通报。

  第九条政府行政首长代表本级政府对重大行政事项行使决策权。

  政府分管领导、政府秘书长协助行政首长决策。

  第十条下一级政府,本级政府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法律法规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及其他有关单位(以下简称决策承办单位)负责承办本级政府重大决策的调研、方案起草与论证等前期工作。

  决策承办单位可以委托专家、专业服务机构或者其他有相应能力的组织完成专业性工作。政府法制、政府政策研究与发展改革研究等机构应当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政策、专业咨询等有关服务。

  政府重大决策方案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议决前要交由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做出决策。

  第三章方案准备

  第十二条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深入开展决策调研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决策所需的有关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形成决策调研报告。

  第十三条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根据决策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提供科学、全面、务实的决策备选方案。对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研究的问题或者存在争议经协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事项,应当根据公众、专家或部门的不同主张拟订两个以上决策备选方案。

  拟订决策备选方案时应当进行风险预测,力求做到决策目标的科学性、明确性、务实性和完整性。

  决策承办单位拟订决策备选方案时,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所采集的信息失真或者过时;

  (二)遗漏必要的信息;

  (三)隐瞒、歪曲真实情况;

  (四)泄露需要保密的信息。

  第十四条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对决策备选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合法性进行充分论证。涉及资源配置的决策,应当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其结果可以量化的应当量化。

  第十五条决策承办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评审组对决策备选方案进行评审,形成综合评审意见。

  第十六条专家评审组应当由3名以上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专家随机组成。

  参加评审的专家享有知情权、独立表达意见权、取得服务报酬权和其他权利。

  参加评审的专家应当遵守工作规则,作出严谨的评审结论,并对确认的评审意见负责。

  第十七条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对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采用报刊、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介公布或者采取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方式,充分听取社会公众对政府重大决策备选方案的意见,并将意见及采纳情况形成报告。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举行听证的,应当按照举行听证的程序,形成听证综合意见。

  第四章审议决定

  第十八条决策备选方案提交政府全体会议或者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前,应当报经分管领导审核同意。

  第十九条提交政府全体会议或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政府重大决策议题,由行政首长确定。

  已确定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议题,需要提交政府全体会议审议的,由行政首长决定。

  第二十条提交政府全体会议或者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决策事项,应当报送以下资料:

  (一)决策备选方案及说明;

  (二)风险预测报告;

  (三)专家评审组综合评审意见;

  (四)有关机关和社会公众意见的综合资料;

  (五)国内外有相同或相似项目的,应当报送有关资料;

  (六)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特别是禁止性规定;

  (七)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应当同时报送分析报告。

  对送审资料,应当按政府全体会议或者政府常务会议规定的资料报送时间和要求报送政府办公室。

  第二十一条政府全体会议或者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政府重大决策方案,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有半数以上组成人员到会方可举行;

  (二)决策承办单位向会议作决策方案说明,回答会议组成人员的询问;

  (三)决策事项的分管领导重点阐述意见,并提出决策建议。因故不能到会的,书面提出决策建议;

  (四)会议其他组成人员应当发表意见;

  (五)行政首长在组成人员讨论之前不发表倾向性意见。

  第二十二条行政首长可以对审议的事项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搁置及再次审议的决定。

  作出同意决定的,由行政首长或其授权的分管领导签发;作出不同意决定的,决策方案不得实施;作出修改决定的,属文字性修改的,由行政首长或其授权的分管领导签发,属重大原则或实质内容修改的,应按程序重新审议;作出搁置决定的,超过一年期限,审议方案自动废止;作出再次审议决定的,应按程序重新审议。

  第二十三条行政首长一般应当根据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行政首长也可以根据少数人的意见或综合判断作出决定,但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政府办公室应当做好政府重大决策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决策会议举行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员、缺席人员、列席单位及人员、特邀专家、记录人等基本情况;

  (二)决策事项以及主要问题;

  (三)审议过程及会议组成人员的意见和表态;

  (四)其他参会人员的意见;

  (五)主要分歧意见;

  (六)行政首长的决定。

  第二十五条政府办公室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形成政府重大决策档案。

  政府重大决策档案,包括政府重大决策会议纪要、会议专项记录、本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的报送材料,以及决策执行过程中涉及执行评估、督促检查、公众监督和反馈修正等有关材料。

  第二十六条参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议纪律,对会议未定和决定不对外公开的事项以及会议讨论情况,不得对外泄露。

  第五章决策执行

  第二十七条政府办公室应当对政府重大决策进行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明确执行机构和工作要求。

  涉及跨分管工作范围的,原则上由一位分管领导负责,有关领导配合。

  第二十八条有关执行机构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全面、及时、正确地贯彻执行政府重大决策,不得拒不执行、不完全执行、变相执行、推诿执行、拖延执行。

  因不可抗力或政府重大决策所依赖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决策目标全部或部分不能实现的,应当及时向上级机关、行政首长或分管领导报告。

  第二十九条根据政府重大决策执行要求,决策执行机构应当进行执行评估,并将评估结论报告决策机关。

  第三十条政府办公室负责政府重大决策执行的检查、督办、考核等工作,根据决策方案和政府工作部署,采取跟踪检查、督促催办等措施,确保决策方案的正确施行,并及时向政府报告督查情况。

  第三十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重大决策应当停止执行或修正的,可以向决策机关或决策执行机构提出质疑或建议。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对政府重大决策及其执行进行监督。

  第三十二条决策执行机构应当将政府重大决策执行情况及时向决策机关报告。

  决策执行机构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政府重大决策所依赖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决策目标全部或部分不能实现的,应当向决策机关提出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决策的建议。

  决策机关可以根据执行机构提出的建议或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提出的建议,参照本规定第四章规定的程序作出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决策方案的决定。出现紧急情况的,行政首长可以直接作出决定,但必须记录在案。

  第三十三条决策机关作出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政府重大决策决定的,决策机关和决策执行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对应当听证而未听证的、未经集体讨论做出决策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给予处分。

  第三十五条对依法应当做出决策而不做出决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决策机关其他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导致政府重大决策失误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行政首长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决策承办单位违反本规定,导致决策机关决策失误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行政首长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八条决策执行机构违反本规定,导致政府重大决策不能全面、及时、正确实施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行政首长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九条受委托的专家、专业服务机构或组织,不履行合同约定,或者在政府重大决策过程中违反工作规则,或者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机关应依法解除合同,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规定由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可以依据本规定制定相应的配套办法。

  第四十二条本规定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