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城镇用电接网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实施办法》文件解读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件要求,释放政策红利“惠企助企”,进一步降低企业办电成本,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信阳市城镇用电接网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实施办法》。现解读如下:
一、文件出台背景
供电行业是社会公用事业,与社会公众利益和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关系到实体经济运行成本效率。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等决策部署,针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及省分别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29号)、《河南省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豫政办〔2021〕66号)。2022年5月,我市根据国家、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就其中涉及的城镇用电接网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制定实施办法。
二、文件主要内容
1.出台目的。科学合理界定政府、供电企业、用户权责关系,进一步规范用户建筑区划红线外用电接网工程费用,降低我市用电接网建设成本,提升“获得电力”水平,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2.适用范围。适用于信阳市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2021年3月1日后通过出让或划拨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供电投资界面应延伸至用户建筑区划红线,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另有规定外,不得由用户承担建筑区划红线外发生的用电接网工程建设费用。
3.基本概念。用电接网工程是指依据供电方案,从客户建筑区划红线连接至公共电网发生的正式报装用电接入工程,不包含用户提出的超标准供应或个性化需求的延伸服务。
4.工作原则。按照“政企共担、保障投资、先试先行”的原则,建立政府、供电企业共担电力接入工程建设费用的管理机制,落实国家、省政府关于延伸电网投资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供电企业、用户三方在延伸电网投资中的权责界面,以用户用电需求为导向,推行地方政府、供电企业、用户三方高效协同的电力接入服务机制,打造全省一流电力营商环境。
5.投资界面。适用范围内,接入1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的用户、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四至边界外执行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价格的各电压等级用户(电动汽车充换电项目、电能替代改造和新建项目两类高压用户以及低压小微企业用户除外)的用电接网工程建设费用由当地政府承担,其他用电接网工程建设费用由供电企业承担;同一客户执行多种电价时,以用电容量最大的部分执行的电价来判断投资主体;电力接入涉及的电缆管沟等供电配套基础设施应纳入土地开发建设,不得由供电企业另外负担。
6.资金管理。接网工程由政府承担的,接网工程费用纳入土地成本,健全资金拨付机制,设立专项资金管理账户,落实工程建设资金,保障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实行专款专用、统一招标管理,不得由承建企业垫付资金。
7.实施流程。政府承担的用电接网工程,纳入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各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照自身职能,组织开展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属地政府负责接网工程设计、监理和施工招标并组织实施。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在项目前期将用电接网工程费用纳入土地成本。财政部门负责用电接网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及拨付。
8.建设标准。电力接入工程应按照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实施。除城市核心区域外,用电接网工程原则上使用架空线路。
三、落实措施
一是明确政电企三方责任,推行电力接入工程契约服务。
二是推动用电接网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积极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对标先进压缩办理时限。
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妥善处理好政策过渡期的工作衔接,保障各类项目的正常建设运营,加强用电接网工程建设监管,督促电力行业按照基础配置标准建设接入工程。
原文:《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阳市城镇用电接网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实施办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