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民政府 河南省气象局
关于印发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
通 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信阳市人民政府 河南省气象局
2022年4月28日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依据《河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和《河南省气象局信阳市人民政府共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示范市合作协议》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形势分析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市政府和省气象局合力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如期完成全省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任务。初步建成天地空一体化综合观测网,地面自动观测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覆盖度78%,地面实时数据1分钟、高空雷达数据6分钟达到预报员桌面。气象预报实现从站点落区向智能网格转变,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80%、气温预报准确率85%,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30分钟。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覆盖率提升至95%,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平均为86分。有效应对2017年秋季连阴雨、2018年1月特大暴雪、2019年夏秋连旱、2020年“7.19”史灌河流域严重洪涝,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持趋利避害并举,成立河南省茶叶气象服务中心、信阳市生态环境气象中心,组建信阳茶叶气象重点实验室,“两茶”和污染防治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影响面积近80%,作业时段从季节性向全年常态化转变,作业功能从注重抗旱防雹向注重农业减灾和生态保护与修复并重转变;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县3个,气候可行性论证依法依规有序开展。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两个确保”(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信阳气象强市建设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落实“两个更好”对气象工作提出新要求。牢记领袖嘱托,锚定“两个确保”,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信阳等要求气象工作要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大项目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生态治理、大气污染防治、交旅文创、能源等重大战略和民生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期待。
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气象工作提出新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暴雨、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强发并发,气象灾害仍然是制约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郑州“7.20”特大暴雨之后,如何规避和减轻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风险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科技创新为气象强市建设提供新动能。随着计算机、通信、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的迅速迭代发展,卫星、雷达和智能化气象监测技术不断创新,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业务、科研、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持续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有效应对气象灾害风险和挑战提供了新动能。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问题
气象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不高。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机理和预报预警的技术仍存在局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不够。监测精密方面存在短板。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区观测站网稀疏,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捕捉能力不足。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垂直连续观测能力不足。预报精准方面存在差距。高影响天气系统预报能力不足,极端性、突发性、局地性灾害天气的预警、预报准确率和提前量不能满足需求。基于影响的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发展缓慢。服务精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气象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气象服务机制有待优化,公共气象服务没有完全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亟待健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两个更好”嘱托,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面向国内外气象科技发展前沿,以建设气象强市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气象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国家和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不断满足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对气象服务需求,为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的目标愿景,走好生态优良、生产高端、生活更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坚实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全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着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气象保障能力,践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宗旨,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2. 坚持科技兴业,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在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气象关键技术支撑能力,切实提升气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水平。
3. 坚持系统观念,协调发展。着眼于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高度融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统筹市县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4. 坚持深化改革,依法治理。发挥好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优化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气象法治建设,全面推进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多领域合作,提高共享共用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实现保障有力、技术先进、更加开放、人民满意的气象现代化,气象强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整体实力迈入全省第一方阵,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成效显著。气象精密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无缝隙智能化的精准气象预报预警重点区域全覆盖,暴雨等预报准确率比“十三五”时期提高5%;高质量智慧型的精细气象服务重点领域全覆盖,预警信息发布至村、户、人;多功能立体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全覆盖;应用型开放式科技创新对气象现代化贡献率明显提升,气象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
序号 | 主要指标 | 单位 | 现状 | 目标 | |
1 | 科技创新 | 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率 | % | 50 | 60 |
2 | 精细服务 | 气象预报预警覆盖率 | % | 95 | 100 |
3 |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 分 | 86 | 91 | |
4 | 人工增雨(雪)作业 影响覆盖率 | % | 80 | 95 | |
5 | 精准预报 |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 | % | 80 | ≥90 |
6 | 24小时温度预报准确率 | % | 85 | ≥86 | |
7 | 网格预报时间分辨率 | 分钟 | 10-30 | 6 | |
8 | 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 | 公里 | 3-5 | 1-3 | |
9 |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 | 分钟 | 30 | 45 | |
10 | 精密监测 | 地面气象观测要素覆盖度 | % | 78 | 86 |
11 | 气象观测数据可用率 | % | 78.6 | 85 | |
12 | 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 | km | 9.6 | 8.7 | |
13 | 台站探测环境达标率 | % | 90 | 100 | |
14 | 气象信息化 | 省-市网络带宽 | Mbps | 100 | ≥200 |
15 | 市-县网络带宽 | Mbps | 50 | ≥100 |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筑牢第一道防线
1.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提高主要气象灾害全天候、高精度的综合立体监测能力,建立信阳高影响天气预测模型,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精准度,延长气象灾害预见期,突出做好防汛抗旱、低温雨雪冰冻、山洪地质灾害、风雹雷电灾害、森林火险等气象服务。
2.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建成部门联合、上下衔接、规范统一的市、县各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和社会传播标准规范体系,完善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集约形成市县共享共用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资源池。建立高时效的监测预警一体化机制,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3.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完成信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精细化风险评估及区划,形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数据“一本帐”。完善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交通气象风险预警业务体系。建设淮滨淮河航运气象服务中心。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和发电基础设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紧紧围绕信阳“海绵城市”建设,建设城市内涝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完成市县两级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加强重大规划、重点工程和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含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功能区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4.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推动将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纳入乡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建设。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立健全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的气象灾害多部门防范应对机制,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机制和平台,加强气象信息员、社区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等共建共享共用。
(二)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服务美丽信阳建设
1.强化生态气象保障能力
完善信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围绕大别山和淮河等重点生态经济带,布设森林、河流、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监测系统。在大别山生态保护区及重要水库汇水区开展常态化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学试验。创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示范市,提升绿色产业气象保障能力。开展以城市通风、热岛缓解和人居气候环境改善为目标的城市生态气象论证与评估工作。
2.夯实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
开展大气边界层预报服务,研究开发臭氧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巩固基于气象条件的科学精准治污成果,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工作,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效益评估工作。优化信阳市生态环境气象中心建设,完善人员、维持经费等运行保障机制,提升重污染天气、森林火险预报预警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能力。
3.强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充分利用信阳丰富的气候资源,推动气候宜居城市、旅游避暑目的地、气候康养之都、特色气候小镇、气象景观开发等气候资源保护工作,促成全域“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大力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推进农业气候、风能、太阳能和气象旅游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划。建设大别山气候资源保护开发示范基地。论证特色农业气候适应性,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开展气候承载力评估,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能源评估业务,论证发展环保节能型住宅气候条件,促进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三)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助力强农惠农
1.做实农村气象灾害防御
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的作用,统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农村趋利避害水平。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带、示范片创建“十百千万”工程,开展气象保障乡村振兴示范行动。落实乡村振兴气象专项服务,推动完成新县乡村振兴气象保障省级示范点建设。
2.做强粮食生产气象保障
建设优质水稻、弱筋小麦气象服务区域分中心,推动卫星气象生态遥感监测应用,支持信阳农业气象试验示范基地和农业生态环境遥感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建设。完成淮滨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健全全市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发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开展个性化、直通式农业生产全过程服务。拓展农业天气指数保险覆盖面,建设“气象+保险”数字农业服务试点基地,开展农业巨灾保险气象服务。
3.做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品牌
开展茶叶、油茶、弱筋小麦、再生稻、油菜等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打造“气候好产品”等系列国家气候标志品牌。完善河南省茶叶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开展省级油茶气象服务中心创建。提升信阳市茶叶气象台服务能力,完善茶园小气候梯度观测网,融入云赏信阳毛尖APP,开展茶叶智慧气象建设。加大信阳市茶叶气象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运行维护与项目投入保障机制。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高标准农业气象保障先行区。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气象服务提升行动。加强气象为农服务教育培训。搭建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实现直通式气象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
4.做细乡村经济气象服务
发展面向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农业、能源、保险、物流、旅游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提升气象保障能力。建立完善气象服务指标库,提升气象影响预报服务能力和水平。面向公众衣食住行健康等需求,开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分众化气象服务,创新公众气象服务业态和模式,引导气象服务消费,打造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基础支撑平台,支持社会、市场等多元力量开展气象服务,促进气象服务产业发展。
(四)提升作业能力,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
1.优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保障机制
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完善人员队伍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军地协同的联动机制。统筹各类专业队伍集约发展,加强基层专业化作业队伍建设,健全聘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配强骨干力量。加大经费投入,按规定落实津贴补贴政策,保障合理待遇,保持基层专业作业队伍稳定。
2.提升人影基础业务能力
推进监测与作业一体化的综合作业站点建设,建立市县两级人影数据资源清单和数据库,建立智能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及管理业务系统,加强人影综合观测、开展试验数据研究应用、云水资源评估、作业效果评估等相关业务。
3.强化重点领域服务保障
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人影作业需求分级区划和灾害评估,加大抗旱、防雹作业力度,扩大飞机增雨(雪)覆盖范围。完善联合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气象与应急、林茶、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合作机制。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人工增雨(雪)试验性作业。完成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信阳市建设任务,建设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优化人影监测网络和作业布局,重点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带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及保障能力。
4.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安全监管
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完善人员队伍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人影安全监管和技术防控能力,提升作业站点、运输车辆、弹药库等关键部位和场所的综合安全防护水平,推动物联网、智能识别、电子芯片、信息安全等技术手段应用。加强作业人员的技能、安全培训、人影安全监督检查,建立人影安全监督检查常态化机制。
5.强化人影科技研发和外场试验
在大别山生态保护区及重要水库汇水区开展常态化生态修复作业科学试验。优化层状云、对流云、地形云人工增雨(雪)作业指标体系,凝练云物理应用指标、人工防雹作业指标和效果检验技术。开展外场试验和联合攻关,提高科技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五)提升现代气象业务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1.发展立体化、广覆盖、智能化的精密气象观测
发展综合、智能、协同观测业务。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推进站网升级改造。在鸡公山、新县黄毛尖山等地布设大别山山脉断面梯度观测系统;建设无人机巡航机载遥感探测系统;完成信阳天气雷达迭代升级,建设固始、新县和息县X波段雷达,支持信阳、淮滨、光山风廓线雷达和市中心城区智能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等。建立常态化设备更新机制,升级气象应急观测装备。完善农业、生态、交通、能源、旅游等专业气象观测网。深化社会化气象观测应用,规模化发展志愿气象观测。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完成光山国家气象观测站的迁建。实现多样化生态遥感服务产品制作业务化运行,生态遥感年报编制常态化开展。加快推动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进程,推进国家农业气象观测站的作物气象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开展多种观测要素的自动连续监测,实现人工观测向自动观测的转变。升级现有土壤水分观测系统,插补建设遥测式区域土壤水分监测系统。
2.发展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的气象预报
加快信阳市新一代天气雷达信息处理中心建设。提升高分辨率的数值预报模式解释应用能力,建设智能网格预报本地化检验评估系统,充分利用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提高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开展双偏振雷达等新观测资料的临近预警应用技术研究,充分运用超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探测、气象自动站等资料,提升基于位置的响应敏捷、时空可调、全程连续的灾害性天气预警能力。促进预报要素由气象基本要素向水文气象、生态气象、环境气象等领域拓展。优化淮河生态经济带气象联防机制,提高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等主要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和气象服务能力。
3.发展自动感知、智能制作、精细供给的气象服务
完善广覆盖立体化的信息发布手段,加强新闻媒体、应急广播、通信运营企业与气象信息发布平台有机联动,健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传播“绿色通道”。提升智慧气象服务水平,探索开展基于新基建的智慧气象服务工作。发展气象信息服务产业。推进城乡、区域、人群之间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社区全覆盖。提供基于位置和场景、精准推送的普惠化、均等化气象服务,降低用户接受气象信息的成本,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康养产业的气象服务能力,为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特色服务。
4.发展平台化、快捷化、智能型的网络安全体系
提升信息网络安全智能性。按照网络安全法和等级保护要求,根据分区防护需求部署安全基础设施。建立有效的应急机制和预案,建立和完善保障气象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完善气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实时监测监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气象网络监控系统以及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实现通信业务全流程监控。强化网络、数据和业务一体的整体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体系。
提升综合气象信息化水平。优化市县两级信息网络架构,提高气象广域网络和主干网络带宽能力,省市广域网连接带宽达到200Mbps,市县(区)广域网连接带宽达到100Mbps。融入物联网、5G、北斗等最新通信网络技术,提升气象数据采集、传输各阶段的流转效率,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业务流程。积极融入“数字政府”“城市大脑”建设。建设鄂豫皖大别山区域气象信息共享和智能服务系统,实现区域信息共享共用。
(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发展支撑
1.强化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和科技成果奖励政策,加大气象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持续推进研究型业务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健全科技成果业务准入机制,加强科技成果本地化。优化科研项目组织管理,加强气象与高校、跨行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攻关,推进各类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科学谋划科技创新重大任务和项目。
2.强化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选优配强、规范管理科级领导班子。大力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强化年轻干部上挂下派工作。抓好激励气象科技人才创新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压实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强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分层分类推动高层次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构建优秀高层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加大基层气象台站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实现 “市局有正高,县(区)局有副高”。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用活用好职务与职级并行两道“阶梯”,营造崇尚创新、专心致研、协同协作的科研氛围。
3.强化重点领域科学研究
强化数值天气预报产品本地化解释应用,发展气象预报检验评估与订正技术,开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客观化预报预测解释应用,加强卫星遥感资料在数值预报、专业气象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应用。开展气象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应用等新技术在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中的应用,加强气象条件对环境、交通、旅游、能源等领域影响分析技术研究。
4.强化气象科普宣传
充分挖掘、整理和传承老区气象文化,形成一批精品气象科普产品,打造气象科普活动品牌。将气象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构建“1+8+2”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体系,即打造1个信阳市气象公园、8个基层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市县级党校春秋2场防灾减灾专题讲座。推进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提高全社会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气象科普工作,推进气象科普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
(七)提升现代气象治理能力,积蓄发展动能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准确把握和积极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推进党的建设和气象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扎实做好巡视巡察及整改工作。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国家、省重大战略气象保障职能。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重构集约贯通的业务流程,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研究型业务。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气象“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考评机制。
3.强化法律法规标准执行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严格开展防雷和升放气球安全监管、探测环境与设施保护、预报预警发布、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气象资料共享管理等执法检查活动,创新监管模式,确保气象活动的依法、规范、有序开展。
4.强化行业社会管理和开放合作
推进行业气象协同发展,加强行业指导,优化气象行业资源配置。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构建竞争有序的现代气象市场体系。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扩大开放、深化合作、资源共享,深化联合会商、联合预警和应急联动,形成更加开放的新发展格局。
5. 优化基层台站基础设施
实施台站提质行动,打造长期稳定、科技型与生态型的新型气象站。全市11个基层台站基础设施、仪器装备、技术人才、气象文化、党建阵地等协调发展,建成适应需求、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科技台站、美丽台站、文化台站。
6.加强气象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气象文化助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保障作用,不断深化气象文化建设载体的丰富与创新。加大文明单位建设力度,加强气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特色气象文化品牌。建立完善气象文化建设交流机制,优化气象文化建设环境,鼓励参与气象文化创新。充分挖掘信阳红色文化,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气象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保护、传承老区气象文化,弘扬“司天为民、创新奉献、实干争先、出彩中原”的河南气象精神,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四、重点工程
(一)信阳市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工程
本项目依托信阳市现有气象业务系统布局,布设于全市各级气象局及观测站点。项目以“精准化”为核心,重点建设智能化气象灾害监测、精准化气象预报预警、智慧型公共气象服务、生态环境气象保障和气象科技创新试验等5大系统、13项分系统。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信阳市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精准化水平和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能力,有效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1.智能化气象灾害监测系统
在信阳市建设立体化、精准化、智能化、全天候的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结合信阳市气象综合观测现状,优化信阳市气象综合观测站网布局,提升观测要素自动化水平,提高大气垂直观测能力,更新老旧观测设备,完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健全技术保障体系,加强气象探测数据支撑能力,建设精准化的立体气象观测系统、较为完善的生态气象观测系统、智能化气象装备保障系统、气象大数据支撑保障平台等,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实时、可靠的气象监测信息。主要包括:布设1套大别山梯度观测系统,3部X波段天气雷达,3部风廓线雷达,1部激光测雨雷达,9套自动土壤水分仪,10套视程障碍现象仪,39套区域自动站等。
2.精准化气象预报预警系统
利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加快推进气象数据分析能力、精细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高分辨率网格预报智能化水平、市县协同能力、气象灾害预测评估能力的提升,建立完善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分系统、智慧决策服务分系统。主要包括:智能网格产品市县解释应用子系统及智能网格预报关键技术支撑子系统,决策服务产品自动生产子系统,分区靶向预警信息发布与自动叫应系统等。
3.智慧型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为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气象灾害防御和应对能力,构建标准化气象防灾减灾业务流程,建立具有信阳特色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打造全市智慧化气象服务体系,有效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主要包括:建设5套城市生命线气象保障服务子系统,交通、旅游、流域和森林火险气象服务子系统,气象信息融媒体发布分系统等。
4.生态环境气象保障服务系统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需求,加强生态遥感应用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围绕大气污染治理气象服务重大需求,建立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包括生态气象与卫星遥感应用分系统、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分系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子系统和大气污染治理气象保障分系统等。
5.气象科技创新试验系统
围绕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关键技术试验,建设信阳市茶叶气象重点实验室、信阳农业气象生态环境遥感野外科学实验基地、淮河上游暴雨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等。
(二)淮河生态经济带气象保障工程
开展淮河上游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设完善主要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定量化影响评估和风险预估业务系统,建立淮河上游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大力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建设。建设淮河上游航运气象服务中心,开发淮河航运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实现航运气象服务业务化发展。
1. 建设淮河上游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开展淮河上游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编制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研发基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灾害性天气监测识别和智能报警技术。沿淮河加密布设能见度、风等气象灾害监测站,适度建设风廓线雷达、局地警戒雷达、云雷达和微波辐射计,充分融合、深入挖掘气象水文数据价值,提升暴雨洪涝、雷暴大风、冰雹、大雾等主要气象灾害监测以及中长期预报能力。建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一体化网格降水预报系统,提升调水和洪水资源化气象服务能力。完善淮河流域信阳区域内中小河流、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
2. 建设淮河上游生态保护与修复气象服务系统。开展旱涝趋势和降水预测方法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及下游流域湿地影响评估。建设淮河上游生态保护气象保障系统,开展流域及水库汇水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与分析评估,开发生态气象质量监测预测、生态安全气象风险预警、生态环境气候承载力评价、生态功能价值气象评估等服务技术,开展沿淮气候变化生态监测评估。
3. 建设淮河上游航运气象服务中心。依托淮滨港,推进淮河航运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建立人财物运行机制,建立集约化业务流程,完善信息共享、灾害联防和联合会商等制度,实现航运气象服务的规范化、业务化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开展淮河航运气象预报服务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建设淮河航运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推进气象、水利、生态等多领域数据的融合应用,提升水文气象、气候变化应对、气象灾害联防一体化气象服务水平。
(三)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高标准农田生态气象业务分析系统,实现高标准农田作物长势与农业气象灾害精细化监测分析。基于预报模式、人工智能及综合数据,开展冰雹、大风、低温等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建立渍涝、大风、连阴雨、霜冻、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标,开展风险预警服务。建立高标准农田物联网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安全的预警、监控和分析;实施农业气象数据质量控制,实现利用APP对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数据实时查询及信息订制等服务。完成基地建设,建成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观测体系、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遥感体系,实施智能化节水灌溉气象决策系统建设,构建精细化农业气象智能服务平台。建成高标准农田水稻及小麦气象服务系统,建成水稻及小麦农业气象智能观测设备,开发水稻气象服务平台;开展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水稻复种指数相关试验。
(四)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
1.推进作业装备升级改造
优化探测装备及作业布局,推进地面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和列装。改善作业催化系统,建立和健全市、县级以高炮、新型火箭和高山碘化银烟雾发生器并用的多种业务手段相联合的立体作业系统。作业弹药物联网全覆盖。加快高炮自动化改造,发展智能遥控火箭作业技术。新建10部高性能智能火箭发射系统,新建6—8部高山碘化银烟雾发生器,完成16部老旧火箭的升级,建设18套弹药装备物联网系统,25套移动或固定作业现场监控系统等。强化人影作业效果评估站的运行和维护保障,新建或升级20个作业雨量标校站。推进消雾减霾聚能空气炮系统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提质行动,在信阳主城区周边新建2-3个标准化作业站点,辖区内所有站点全面完成标准化改造。推进作业弹药的统一安全规范存放,提升作业弹药临时存放库的标准。
2.优化人影作业指挥和管理系统
强化人影作业技术的科技支撑,建立健全作业条件气象潜势预报系统、作业点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空域自动报批系统、可视化作业指挥系统及全流程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等。建立完善1个市级、10个县级可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达到人影作业全流程可视化闭环管理,进一步提升作业指挥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该系统主要包括作业指挥中心场所改造、作业装备信息化建设、可视化作业指挥平台和移动人影指挥车等。
3.强化人影作业队伍建设
统筹人才资源,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岗位聘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常态化开展岗位实训与技能竞赛。加大经费投入,按规定落实津贴补贴政策,保障合理的福利待遇,促进基层专业作业队伍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基层气象台站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适应气象业务运行、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工作需求和地方党委政府应急决策指挥工作要求,围绕“一基地三中心”(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监测预警中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的定位,建设和谐美丽、安全韧性、富有活力、文化厚重、特色鲜明的基层气象台站。
“十四五”期间,完成光山县气象局“一流台站”建设和固始县气象局局史馆建设,开展信阳气象站、罗山县国家气象观测站、鸡公山气象局基础设施改造和息县气象局业务平面升级改造,固始县气象局、潢川县气象局、息县气象局园区绿化美化亮化等。
结合气象文化和各地地域特点,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均打造党建文化精品点,把阵地建设作为营造浓厚党建氛围、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将党建阵地打造成气象现代化建设支撑点、气象科普宣传点、气象文化(廉政)示范点、文明行业创建点。
(六)信阳市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程
信阳市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是面向公众,集展示、宣传、科普教育、学术交流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科技化气象科技馆。展馆拟运用先进的虚拟VR、全息成像、CG数字技术等现代化展陈手段,将沉浸感、科技感和知识性有机融合,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信阳气象历史变迁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实现气象科普教育“感知、智慧、融合、互联”,着力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地方趋利避灾能力与城市建设品位,全面服务“美好生活看信阳”发展愿景。
该科普教育基地规划展陈面积约2000㎡。展馆以发现气候之美、挖掘气候之利、用好气候之力、规避气候之险为展陈逻辑,规划设计有“印象·山水茶城”、“探秘·气象万千”、“破译·天气现象”、“解码·云天探测”、“走进·大美信阳”、“体验·防灾减灾”和“赋能·绿色发展”等功能区;同时,馆内还将融合气象监测预警、气象影视制作与人影指挥等功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规划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建设项目的落地和顺利实施。做好与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完善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规划科学论证和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规划实施的操作性、可行性。
(二)完善气象投入机制
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事业经费及其他经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预算及投资计划,并随着财力增长逐步加大投入。强化综合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建设质量,发挥投资效益。
(三)增进部门和区域合作
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林业、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旅游等部门和河南省气象局有关内设机构积极配合,推进规划顺利实施。要建立多部门或双方协调沟通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纳入本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和河南省气象局有关内设机构要提高审批核准效率,加快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