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及意义
为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部门职能调整要求,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实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应对我市处置火灾事故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火警和应急救援分级》《河南省消防条例》《河南省应急救援联动工作机制(试行)》《河南省火灾事故救援预案》,结合信阳实际,对我市2015年《信阳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修定,在征求吸纳成员单位的修改意见后,经市政府法制部门审核,研究出台了《信阳市火灾事故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预案》的出台,进一步明确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职责任务,规范了应对火灾事故的基本程序和措施,更加有利于救援队伍快速响应、高效处置,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主要内容
《预案》共七章。分为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接警和信息报告、等级响应、灭火救援、保障机制、预案管理等7个部分。主要明确了火灾事故救援中救援组织机构、等级响应划分、救援职责分工、灭火救援措施、保障机制等重点事项。
一是充实了整体工作原则。更加突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明确“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根据火灾事故等级,分别细化了市、县(区)政府的响应权限、工作责任和应对措施。
二是健全了领导指挥机构。明确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市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牵头应对火灾事故救援工作,进一步细化领导机构、日常办事机构、战时指挥机构组成和职责,形成平战结合的领导指挥体系。
三是调整了部分成员单位职责。根据灭火救援实战需要,市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新增了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成员单位,并根据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情况,对市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的职责和称谓进行了调整。
四是优化了等级响应模式。改进原预案中把火灾事故结果作为响应启动条件的模式,依据《火警和应急救援分级》行业标准,以初判人员伤亡或被困、火灾发生的场所类别和大致面积作为启动等级响应的条件,并逐一明确了启动权限、等级调整和响应措施,有利于救援队伍更加快速响应处置。
五是细化了火灾事故救援应对措施。根据火灾事故救援实战需要,明确了接警、信息通信、等级响应、力量调派、现场警戒、组织指挥、救人灭火、战勤保障、安全管控、信息发布、火场清理与移交、后期处置等工作措施,并在具体救援环节中明确了相关部门责任分工。
六是完善了日常工作机制。更加注重联动会商、训练演练、督导考核等日常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综合保障机制,有利于提高救援队伍的建设水平和实战能力,更好地应对处置各类火灾事故。
文件: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阳市火灾事故救援预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