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豫政〔2018〕30号)工作部署,推动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工作向生态型、常态化转变,提高人影作业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服务“五个信阳”“四水同治”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市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科学指挥和安全监管水平全面提高,人影作业基本全覆盖,建立较为完善的人影工作体系,实现作业站点标准化、作业装备现代化、作业指挥科学可视化、作业管理信息化、作业流程规范化、效果评估客观化。
二、加快设施建设
(一)标准化作业站点建设。平桥、罗山、潢川、固始、光山、商城、新县要各建设3个标准化作业点,息县、淮滨各建设2个标准化作业点,并结合气象台站建设,统筹建设人影弹药临时存放点。
(二)火箭发射系统购置。根据实际需要,平桥、罗山、潢川、固始、息县、商城要新购置1套人影火箭发射系统,淮滨、光山、新县要各新购置2套人影火箭发射系统,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更新火箭发射装置牵引车辆。
(三)人影指挥系统建设。完善市、县作业点一体化人影智能指挥系统,强化对相关县区人影作业的空域申报、可视化指挥、作业效果检验等工作,形成市级指挥、县级作业的工作机制。
三、改进作业方式
(一)围绕生态修复开展人影作业。重点在南湾、出山店、鲇鱼山、泼河、石山口、五岳等大型水库涵养区开展增蓄型人影作业,增加水库蓄水量。适时在沿淮、大别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展人影作业,涵养植被,修复生态。在冬春季常态化开展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人影作业,保障森林资源安全。适时开展应对异常高温天气人影作业。
(二)围绕服务“三农”开展人影作业。充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针对四季干旱进行常态化人影作业。
(三)围绕大气污染攻坚开展人影作业。在黄色及以上级别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科学实验作业。
四、完善工作机制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气象主管”的原则,市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根据全市生态蓄水、抗旱、森林防火、大气污染防治实际需要,统一下达作业指令,安排相关县区开展人影作业。
市、县级气象部门要制定人影工作年度计划并报同级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批准。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认真做好作业潜势预报,严格执行人影作业规范和操作流程,组织好人影作业,注重提升人影作业效益。
农业农村、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根据需要申请开展人影作业,由市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统一安排。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切实保障人影工作有序开展。相关县区要加强人影工作机构建设,加大统筹协调和工作落实力度,把人影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作业区内的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要认真做好辖区作业站点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国家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进度,发改部门要做好项目立项,财政部门要将人影工作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弹药储运经费及作业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年度人影工作计划逐年增加投入。
(三)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影专业队伍。要根据常态化人影作业的需要,核定人影作业公益性岗位,保持人影队伍稳定。建立基层作业人员聘用制度,完善津贴补贴等激励机制,确保作业人员“五险一金”保障性待遇,稳定人影作业队伍。
(四)严格督查督办。各有关县区要完善落实工作措施及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工作进度及责任人。落实情况于2019年6月底前报市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
附件:2019年信阳市人影作业能力建设任务表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4月26日
附件
2019年信阳市人影作业能力建设任务表
县(区) | 火箭发射系统(套) | 标准化作业点(个) |
平桥区 | 1 | 3 |
罗山县 | 1 | 3 |
潢川县 | 1 | 3 |
固始县 | 1 | 3 |
息 县 | 1 | 2 |
淮滨县 | 2 | 2 |
光山县 | 2 | 3 |
商城县 | 1 | 3 |
新 县 | 2 | 3 |
合 计 | 12 | 25 |
作业点建设标准:“两室两库一平台”。值班室15M2 ,休息室20M2 ,火箭库20M2,弹药库10 M2,射击平台4M2。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