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阳市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14-03-30 来源:市政府办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http://xinyang.gov.cn/)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存在疑问,请联系: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网络管理科,电话0376-6366235。

 、概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河南省推动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为响应我市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全面建设魅力信阳的号召,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要求,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依法行政,优化公开内容,拓展公开渠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处于全面稳步推进中。

(一)领导重视情况

我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按《条例》要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秘书长为副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目前,全市纳入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76个单位中,均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机构。据统计,全市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共991人,其中专职人员689人,兼职302人,从人员配备上很好地保障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情况

按照《条例》精神,市政府办公室对全市政府信息进行了认真梳理,要求各县区、各部门按照《条例》规定,对本地、本部门政府信息也要进一步进行认真梳理,对公开范围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并不断细化,全面完善公开目录、公开指南并及时更新。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发布协调、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考核、年度报告、责任追究等基本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虚假信息澄清、新闻发布、社会评议等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对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工作中疑难问题的研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对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全面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工作制度。

为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市已制定了《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信阳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制度》、《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议制度》和《信阳市对违反公开工作规定行为实施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制度和办法。

(三)推动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我市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文件精神,对全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分别制定和下发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豫政办〔2012〕87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信政办〔2012〕78号文)和《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省政府办公厅豫政办文〔2013〕52号文件的通知》(信政办〔2013〕170号文),要求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严格按照豫政办文〔2013〕52号文件要求,安排做好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对九个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落实了16个牵头单位,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清晰。据统计,2013年,我市在推进行政审批、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价格和收费、征地拆迁、以教育为重点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方面,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以及报纸、电视等公开渠道,共公开政府信息18851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市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力度。根据《条例》精神,除涉密信息外,我市已按要求积极主动的全面公开了相关的政府信息。

主动公开的方式主要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xinyang.gov.cn)、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各县(区)、各管理区(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门户网站,广播、电视、报纸、报刊、电子显示屏、多媒体电子查询系统及信息公开栏等多种方式,主动向社会公开:各地政府及其工作机构领导名单、主要职责、工作规划,市、县区政府及其办公室规范性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人事任免、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行政事业收费和项目、依据、标准以及涉及民生方面的政府采购、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政府信息。

据统计,2013年度,全市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8275条,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数35898条,占30.35%;政策、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12961条,占10.96%;规划计划类信息数3464条,占2.93%;行政许可类信息数1544条,占1.31%;行政审批类信息数4738条,占4.01%;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类357条,占0.30%;保障性住房信息数1059条,占0.90%;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数2500条,占2.11%;环境保护信息数1232条,占1.04%;安全生产信息数3555条,占3.01%;价格和收费信息数824条,占0.70%;征地拆迁信息数380条,占0.32%;以教育为重点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数4206条,占3.56%。其他33152条,占46.01%。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3年度,全市通过当面申请、书面申请及网上申请等多种形式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共921件,其中:市政府各部门受理124件,各县(区)、各管理区(开发区)受理797件,各单位都能按照《条例》规定答复申请人。

四、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2013年,信阳市政府及各部门未因政府信息公开原因而被申请行政复议,亦未被提起行政诉讼。

五、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一)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费用支出情况

市政府及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费用支出为0元。

(二)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市政府各部门依申请公开收费总数为0元。

六、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尽管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个别部门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县区之间、部门之间工作差距较大,有些部门开展不够理想;三是部分单位存在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公开内容不规范等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市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继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重要性的认识,继续重点推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开权利人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与网上办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相结合。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工作考核和社会评议,促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平衡发展,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评议制度。

(三)不断提高依申请公开工作水平。进一步拓宽受理渠道,增加受理点,完善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程序,为申请人提供便捷的依申请公开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政府信息公开业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

 

附件:2013年度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2013年度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指标

单位

小计

  一、 主动公开情况



  主动公开信息总数

118275

  其中:1、机构职能类信息数

35898

        2、政策、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12961

        3、规划计划类信息数

3464

        4、行政许可类信息数

1544

        5、行政审批信息数

4738

          6、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数

357

          7、保障性住房信息数

1059

          8、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数

2500

          9、环境保护信息数

1232

         10、安全生产信息数

3555

         11、价格和收费信息数

824

         12、征地拆迁信息数

380

        13、以教育为重点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数

4206

         14、其他信息数

45557

  其中:6、通过网站公开数

104720

        7、通过公报公开数

185

        8、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公开数

3722

        9、通过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公开数

5569

        10、通过其他方式公开数

4079

  二、 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受理依申请公开总数

921

  其中:1、当面申请数

11

        2、书面申请数(信函、传真)

20

        3、网上申请数(包括电子邮件)

518

        4、其他形式申请数

372

  (二)办理答复依申请公开总数

921

    其中:1、已主动公开

231

          2、依申请公开        

全部公开

629

部分公开

2

          3、不予公开

19

          4、不属于本机关公开

10

          5、信息不存在

3

          6、其他

27

  三、举报、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一)举报情况


0

          1、受理举报下级行政机关数

0

              办理数

0

          2、本机关被举报数

0

    (二)行政复议情况


0

          1、本机关被申请行政复议数

0

          2、下级行政机关被申请行政复议数

0

    (三)行政诉讼情况


0

          1、本机关被提起行政诉讼数

0

          2、下级行政机关被提起行政诉讼数

0

   、其他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总数

991

1、本机关工作人员数

专职

3

兼职

1

2、下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数

专职

686

兼职

301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项经费

万元

35.45

(三)政府信息公开培训情况



其中:1、举办各类培训班

10

2、培训人员

人次

2179







说明:

1.第一项“主动公开情况”数据统计中(无此类政府信息不填,规范性文件与重点领域政府信息重复的,以规范性文件统计),无论在哪个媒体上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1条统计1次,在不同渠道上公开的信息总数(第610小项)要和公开的文件类别(第114小项)总数相等,并且都等于主动公开的总数。

2.第一、二项填写内容为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市政府相关部门(含直属下级机构、下属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数据。

3.第三、四项中的 “下级行政机关 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填写内容为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各组成部门、各乡镇数据,市政府部门填写内容为直属下级单位或下属公共企事业单位数据。

4.第二项依申请公开有关数据为按照《条例》规定确属公开政府信息并登记在案的有效申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