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阳之窗 > 豫风楚韵 > 历史名人

胡煦

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nyang.gov.cn 时间:2016-07-05 来源:

  胡煦(1655-1736年),字沧晓,号紫弦。光山南向店老虎山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写文章。常潜心钻研《周易》,造诣颇深。经引荐,自陈所学于康熙,后屡被召见,见卦爻中疑义,命画图以讲解,甚得康熙赏识,夸其为“真苦心读书人”,随即被提升为南书房检讨官。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擢升为鸿胪寺卿。

  雍正元年(1723年),授内阁学士典礼部侍郎。四年,授兵部侍郎,任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五年,协理左副都御史摄刑部右侍郎。八年,充《明史》总裁,入直尚书房为兵部侍郎知贡举。九年,转礼部左侍郎。这年六月,河东总督田文镜奏其“嗣子孟基本异姓,不当冒官眷中选”等因,被罢官返回故里。1736年,(乾隆元年),官复原职,荫封其子入国子监读书。不久,病故于北京。帝念其为三世老臣,赐白金500两,治丧如典礼。

  胡煦平生以厚风俗,敦教化为先务。在安阳任教谕时,主张诸生带头移风易俗,凡侈丧有停柩而未葬者,限日入葬达1500余柩,对婚嫁则提倡“毋犯过费”,从简办理。进京后,力谏朝廷。“重农桑刑罚,先仁义而后功利”、“广言路,裕积储,汰浮粮,省冗官,平权量”。

  煦一生著述甚多,最具代表的是有《周易函书》。另外尚有《农田要务》、《卜法说考》、《韵玉函中》、《诗文集》等27卷。《周易函书》至今仍有很学术研究价值,其中“原图”部分更“独具心得”。因部分真知灼见和哲学思想与统治阶级利益相矛盾,故其大部分著述未能刊行于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