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三国时义阳人(今信阳市三里店人)。据《三国志·蜀志·魏延传》记载:魏延是蜀汉的一员大将,性情很高傲,当时同僚们都避让他几分,独有长史杨仪不肯迁就他,时常和他争执,他因此怀恨,两人“有如水火”。后来,诸葛亮病故后,蜀军从前线撤退,杨仪让大将军魏延殿后,魏延很不服气。杨仪便利用手中握有兵权之际趁机诛杀魏延,以报私愤。后来人们形容人和人之间关系不睦、意见不合、不能相容,比作“水火”,叫作“水火不相容”,或“水火不容”。
魏延是三国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颇具悲剧色彩。著名的“空城计”就与他有关。据记载:蜀国的丞相兼军师诸葛亮屯兵阳平时,有一次,派魏延率大军去攻魏军,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守城。忽报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杀来。守城军士闻报,无不惊恐,不知如何是好。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道路,迎接司马懿入城。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况,心中好生疑惑,心想:“诸葛亮向来办事谨慎,从不鲁莽冒险,今天为何这样?恐怕城内早已布置了伏兵,故意诱骗我入城。对,我决不能上他的当!”于是下令退兵。由于魏延带走了大军,诸葛亮被迫使用的这个计策,后来人们叫它“空城计”。